资讯详情
平遥文庙学宫
作者:清风  来源:平遥古城乐游网  更新时间:2020-4-19 9:46:22

        文庙学宫是全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和最完整的文系建筑群,也是古城内规模最大的景区,自开放以来,先后被评为古城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和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副会长单位等称号,今天,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其古老的建筑,更能了解到当年晋商称雄华夏数百年的源头活水.明清时期,平遥商业达到鼎盛,杰出的平遥商人是很有智慧,但他们也有他们自己的信仰,孔圣人在他们心中就是文化和智慧的象征。
       文庙的第一道门叫棂星门,两侧的--5鸺咳0有“文武百官,军民人等到此下轿下马”的内释,充分说明了孔子在历代皇室心中的地位和影响之大,不仅普通百姓要下轿下马步步行而入,就连新官上任的县太爷甚至皇帝亲临,也不能坐轿而搞特殊。
        棂星门对面还有一影壁墙,中央很有特色的开了一个圆孔,一般寺庙门口的影壁都是起避邪的作用,这里为何要开一个圆门呢?明清时期的平遥人大都是商人,因此老百姓如有人改变了老祖宗的想法不去经商而去做官,考出来的状元必须来文庙祭拜孔圣人,但状元郎不能从棂星门直接面入,而是要攀登对面的南城墙,通过天桥‘直走下来穿过圆门走过我们所踩的这座桥到里边去祭拜孔子。所以当地人把圆门称作足“状元门”,我们踩的这座桥称作“状元桥”,留下这样一句古语“走过状元桥,脱掉蓝衫换紫袍,脚踩云梯步步高”与桥相匹配的这个半圆形水池叫“泮池”。古为老师涮洗毛笔之地,后来经历代的扩修规模逐渐扩大,才逐渐成为了文庙的象征性建筑,现在我们看到池里有福、禄、寿、禧四个神台,大家可以投币中福。

平遥古城文庙

平遥文庙学宫视频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Q3MDY4NzUy.html?f=23187103&from=y1.7-1.3


       大成门为文庙的第二道门,取孟子之语“孔予之谓集大成”而得名,两侧的建筑更衣厅,斋宿所是当年专门在祭孔时所用,顾名思义就是斋戒、沐浴和更衣的地方。古代,祭孔时有一套相当严格的要求和程序。
      大成门分东、中、两三道门,中门通常关闭不开,只有在举行巨大的祭孔大典时才开,通常情况就只走两侧腋门,在三道门的门扇上看到的那些钉子叫“门钉”。门钉的排列和数量在清代时有一定的规定,如果是最高等级的建筑,门扇上的门钉横竖都是是九枚,九九归一,天子之象征,故宫里的门扇便是如此,一般等级的建筑上是横九竖七枚,最低等级的是横竖各五枚,我们文庙所供奉的文圣人孔子是文宣王,所以看到的是横九竖七枚,共72枚,同时象征的也是孔子的72贤人。
        大成门放有平遥文庙学宫的平面全景图,它的总占地面积是40580平方米(60余亩地)是古城规模最大的景区,由三组庞大的建筑群组合而成,分别是中央的庙区和东西两侧的东西学宫,东学宫现已辟为平遥国际摄影博物馆,在2001年开始一年一度的国际摄影大展都在平遥古城举行,但专业性的摄影博物馆在全国仅此一处,里边存放了中国老一辈革命摄影家沙飞、吴印咸、蒋齐生等摄影作品,还有美国著名摄影师亚当斯的摄影作品。
        庙区中轴线的五进院落依次划分为服务区、祭祀区、儒学区和科举区。祭祀区的主殿大成殿为整座古城内现存最早的建筑,更是全国现存文庙中最早的大成殿,距今已有840多年的历史,更有科举区内尊经阁上所珍藏的全国唯一仅存的状元卷吸引着众多的游人,同时,在尊经阁的左侧还保留了一处目前我们山西省内唯一的一处对游人进行高品位演艺的场所——平遥大戏堂演艺中心,它能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反映明清时期民间原生态、土掉渣的特色,比方说村姑曲艺、特技表演等,主题是《晋商乡音》均为晋商后演绎晋商。
跨过大成门,两侧设有钟和鼓,虽说寺庙里的钟鼓是“晨钟暮鼓”提醒时间之用,但这里的钟鼓却是时运钟和圣音鼓。常言说:“时来运转响一声”为我们结交好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这一院落均为祭祀区,两边配殿是东庑、两庑分别供奉者七十二圣贤,均为栩栩如生,非常逼真的圣哲塑像,再加主殿大成殿中的15尊主像,该院共有87尊塑像,形成全国最大的孔子及先贤塑像群,是我们平遥文庙的又一“中国之最”。这些圣哲们虽有不同的文化造诣,但有相同的文化成果,享受后人的香火和祭祀。
        大成殿是文庙学宫的最高殿堂,屋顶的装饰,宽广的月台都体现着这种气势所在。始建于汉代,重修于南宋金大定三年(1163年),距今已有840多年的历史,而据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中明确记载,平遥文庙大成殿是全国现存最早的大成殿。它比山东曲阜孔庙早317年,比南京夫子庙早706年,比北京文庙的早248年。殿前迎面月台上还雕有“二龙戏珠”图,龙是古代东方文化的象征,更是权位与地位的象征,这里雕有龙的图案,也标志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平遥古城文庙大成殿


        殿内正中央供奉着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孔圣人的帝王之像,。它坐高4. 5m,头戴十二旒冕,身穷十二章服,手持镇圭,长鬓齐胸,令人肃然起敬。这是因为在唐朝时,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因此塑出其帝王之像,尽管孔子它没有帝王之位,但他有帝王之德,于是康熙皇帝为其亲题“万世师表”之匾。整个大殿顶上的匾额均为清朝历代皇帝所题,“生民未有”“与天地参”“德齐帱载”等,尤其是旁边楹上的这幅对联道出了孔子一生的精髓,上联“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下联“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
        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不断攀升,众多弟子也跟着风光起来,按级别分别给予了他们不同的配享待遇“四配”“十哲”。“四配”是仅次于孔子之位的有复圣颜回、述圣孔仅、亚圣孟轲、宗圣曾参,东西两侧神台上还有“十哲”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这边是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十位里边我们要着重了解的是东边第三位端木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春秋后期卫国人,他是孔门弟子中唯一的一位弃儒经商之人,我们山西商人尊称他是儒商鼻祖,商界之神,因为他善于“预测商情,侍贾而沾”每次做买卖都能赚大钱,他的成功之路就是先读书后经商。读书做官,曾经在那么长的历史中是很多人毕生所追求的目标,做了官既有特权分享又能光宗耀祖,似乎是人生价值的唯一体现了,但山西人却把生意放在首位,把几千年形成的“四民”士、农、工、商顺序颠倒过来,商由末位荣居首位。很多地方史志中还记述有许多弃儒就商的人物,例如,祥泰隆号道光年间的总管经理董振镛是贡生,其孙董枢是附生,但在书院读书肆业后都没参加省乡试中举,都去经了商。他们或因家境窘迫或谨遵父命但都放弃了考取功名而专务商贾,他们坚信:贾需儒,儒可贾,贾可仕。从事经商并不放弃读书,而读书不为做官,为的是满足经商的需要,这种观念的更新才是当年这里富足的原因之一。
         大成殿周围栏杆上雕出的有儒学八宝还有民间的吉祥物琴、棋、书、画、方胜、如意等。所有这些传统的东西旁边的大戏堂定会让您一饱眼福,它不仅集合了我们古代的砖雕、石雕,木雕工艺于一体,连演出道具、演出内容都会给您身临其境感觉。
        在大成殿的两侧各有一个碑厅,碑厅里所存放的大都是功德碑,是古人为修复文庙捐助的记载。其中很多是平遥各大商号票号财东碑上密密麻麻刻了很多人的名字,最少只捐了一两白银,但那个时期的一两白银,不说成色好坏,可以买到一亩好地,放到今天来讲也是一笔可观的数字,为什么平遥人,直以来都很重视文庙的翻修?因为晋商就是儒商,儒是对有知识、有学问者的尊称,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出现弃儒经商的人。此云说这块碑上刻的董枢等人.董枢是我县原任政协副主席董培良的祖父辈,他们就是在文庙学宫读的书。当时已经可以中举并进京赶考进士,但为了继承祖业,又弃儒经商,当时来讲这是很光荣的事,因为在当时的晋商家族中,一二流的读书子弟去经商,三四流的子弟才去参加科举考试。
        儒学区在中轴线的第三进院落,此院大成殿的后墙中央写有一个硕大的“魁”字,喻为文庙的点睛之笔,它出自南宋著名丞相文天祥之手,是在乾隆年间由平遥人临摹上去的,所以。它具有很高明的书法价值,很奇怪的是,这个“魁”字上方没有第一笔?当地人的解释就是希望本县考出来的那名状元来文庙祭孔之后再亲自添上去的,看得出来,当年的平遥人并没有在科场上夺魁。相反,在他们的思想观念申,经商是最能光宗耀祖的,都是要立志当上票号的掌柜的,很多尚未入学的孩子,已把经商视为成长之路,而非读书做官。祖祖辈辈留下的印象和理念就是“重商不轻学,重学为经商”走一条商学互补的路子,这是晋商和徽商最大的区别所在了,所以,晋商将古训“学而优则仕”改为了“学而优则商”在平遥我们看不到一座意气飞扬的科考牌坊,因为平遥人的光荣和梦想是在商场,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夺得了商业之魁,取得了商场中的第一。
     现在看到前方有龙门坊,古代有“鲤鱼跳龙门”之说,跳过者为龙,跳不过者为鱼,每到科举前,各地乡民学子都是争先恐后地跳龙门,而且还有一定的讲究,一跳……二跳……

平遥古城文庙龙门


      这一院落的建筑均为明代中期所建,自修建以来,它们的的功能一直是老师之所,也就是学习之地,诸如乔致庸、雷履泰、毛鸿翙等这样的驰名中外的商界巨子,他们的聪明不是与生俱来的,得有后天老师的培养,院子两边的厢房时习斋和日新斋就是当年一般老师讲课之所;据《论语》而得名,现在分别开辟为“古代教育展”和“文房四宝展”,我们先走进时习斋。
      中国是教育起源和学校产生较早的国家。大约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有了学校教育的萌芽,经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更替,形成了比较定型的学校,并建立起初步的学校教育制度,秦汉以后学校教育相继发展到近代教育制度,构成了古代学校教育制度、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最初来自原始社会生活活动和生产经验的传授。人们都知道,稷教人稼穑的神话传说,这可以说是教育的萌芽期。当时不仅没有像样的教育机构,而且文字、书籍、老师也都没有,主要传授途径是口耳相传和行动的模仿。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的需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就逐渐产生了象形文字。这些文字有刻在龟甲上的叫甲骨文等,后来才形成文字段落。随着书写的需要,纸也应运而生,随之出现的就是塾学、官学。
      据目前考证,学校的出现是在夏朝,不过那时候叫“庠”或“序”。由官府主办,有“学在官府”一说,也就是接受教育的人都是贵族子弟。春秋战国时,各诸候国之间不断发生兼并战争,国家教育几经颓废,于是出现了私人召集门徒讲授学业的塾学,孔子就是当时聚徒讲学的代表。后来,墨、法、道家还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儒学是经过岁月的磨砺幸存下来的,是统治者认为行之可行的教育。于是儒学教育随之昌兴起来。后来齐桓公还创办了最兴盛的官学――稷下学宫。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校长),学宫维持达150年之久。秦朝时,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学校教育落入低谷。到了汉代,教育重新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兴建了太学来教授弟子。所授内容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私学也发展迅速。西汉名儒董仲舒未出仕时,也在家挂起帐子授徒,这就是当时的私塾。
         到了隋唐时,学校逐渐趋于规范化,官办的学校有国学,郡县学、私办的有塾学等。此后,这些学校一直断断续续地绵延至清末。在这期间,学校的教师和教学配备逐渐完善化,而其教学内容也以儒学为主,期间或有道学、医学、玄学、阴阳学、算学等。
         在学校的发展与教育的改进过程中,受教育出来入仕的途径也渐趋明朗化――科举成了学子通向仕途的坦途。以教促学、以功名促学成了教育与学校得以发展的原始动力。古代教育就为大家介绍到此。
我们现在走进的是日新斋,取意时时习,日日新,是古代学子修学的场所,现在辟为文房四宝展。展出有不同年代的各种名贵文房四宝,以添大家的雅兴。请大家逐一细看,顺便简单介绍一下,先从纸说起。
        纸是由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被列为中国的四大发明,曾经为历史文化的传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纸的种类有很多,宣纸、铜版纸、道林纸、新闻纸等。但用途较广的是宣纸,以安徽宣城生产纸故名宣纸。千百年来,宣纸以其质地绵软、百搓不折、纹理紧密、光洁如玉、不腐不蛀等特点,享有“寿纸千年”的美誉,成为中国书画的必需品。中国历代名家的书画、古籍经典得以流传至今,宣纸是其依赖的载体,自古以来很受人们青睐。它不但成为传统书画艺术的专用纸,而且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档案资料,珍贵图书等也常使用宣纸来保存。宣纸为此获得了许多殊荣。1915年宣纸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夺得了金奖。宣纸按性能分有生宣和熟宣两大类。 生宣是由檀树皮沤制的皮料和稻草沤制的草料,根据不同的比例配置而成。皮料越多,纸质越佳,拉力越大,越能盛得住墨。最好的宣纸对着日光照射,能看到象棉絮一样的云团,纸面光洁得没有杂质。纸的辅助工具还有作压纸的镇纸,又叫书镇、镇尺。
        现在我们用的书写工具有铅笔、圆珠笔、钢笔等。但在古代,主要书写工具就是毛笔了,是中国独有的笔种,是世界笔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由于毛笔易损,因而得以幸存的古笔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毛笔的最初运用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广泛用笔则始于东周,其中竹简和缣帛上都是用毛笔来书写的。毛笔的种类有许多,大致分为软毫、硬毫、兼毫三种,我们一般常见的是软毫,弹性小,适合写大楷体。硬毫笔就是用各种禽兽,牲畜的毛来制笔,如鸡毛,羊毛,鹿毛,猪毛,虎毛,甚至还有用老鼠的胡须。相传东晋王羲之就是用鼠须笔写成《兰亭序》的。
      在选笔上要求很高,需要符合尖、圆、齐、健四项标准,称为笔的“四德”。使用新笔前得先发笔,用完后还得洗笔,这些都有严格的讲究。另外在笔杆上还镶有各种饰品的。与笔相关的工具有笔架、笔筒、笔洗等。
      再说墨,也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书画,正是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来展现它奇幻美妙的意境。墨作为一种消耗品,能完好如初地呈现在今天,确是十分珍贵。墨与笔的出现几乎是在同时。墨也有四德,即:质细、胶轻、色黑、声清。墨的运用重在磨,特别强调要按顺时针方向磨,磨久了也会在运笔时产生一种神奇的功效。当代书法大师高二适有“人言磨墨墨磨人,磨穿铁砚始堪珍”的诗句,道出了磨墨能培养人的耐心、锻炼人毅力的丰富内涵。与墨相配的还有墨匣等。我们现在有多种书画用墨汁,如“中华墨汁”、“一得阁”、“曹素功”等,可以代墨使用。  
      文房四宝中的第四宝就是砚,是磨墨、盛墨不可缺乏的文具,最名贵的砚台是广东端砚、安徽歙砚、甘肃洮河砚、山西绛县澄泥砚,号称“四大名砚”,而端、歙则名列其首,更是饮誉中华。 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说:“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取索,可终身与俱者,唯砚而已”。砚台在使用时和用完清洗都有一定的讲究,特别是清洗,古人有“宁可三日不沐面,不可三日不洗砚”的说法。与砚台配合使用的工具还有贮存砚水供磨墨用的砚滴,又叫水滴、书滴。
      中国传统文房用具,除了“四宝”之外,还包括了很多的辅助文具,如臂搁、墨盒、印泥、印泥盒等等,这些用具,所用材料有玉、石、金、银、铜、铁、象牙等多种,造型各异,雕琢精妙,可用可赏,故又称作文玩。
      明代屠隆在《文具雅编》中记述有四十多种文房用品,大家如果有闲暇,不妨细细去琢磨一下。接下来,去明伦堂。
      明伦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前后廊式。明伦堂建于明朝中期,清乾隆时曾修缮,古时候是儒学名师讲学教谕场所。它的设立取意于《孟子?滕文公上》:“夏日提殷曰序,学则三代共,皆所以明人伦也。”门口对联是颂扬孔子的佳对。上联请看:先觉先知为万古伦常之极;下联: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明伦堂现在辟为孔子生平展。
      进入明伦堂后,孔子画像悬挂在正中屏风上。“一以贯之”的横匾下是一幅综括孔子一生修为的对联:“修学笃志中庸治世,切问近思大道修身。”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51年。父亲是叔梁纥,母亲是颜征在,到尼山祈祷后,生下了孔子。孔子天生就头顶中间低平,四周隆起,形状好像是山丘,所以名丘,而又因为排行老二,故字仲尼,关于孔子出生历史上有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传说。在孔子将出生的时候,有只麒麟到了家中,口吐一书,上面写着:“水精之子继衰周而素王。”孔子的母亲感到很奇怪,于是就用丝线系在麒麟的角上,隔了两夜麒麟不见了,而孔子也诞生了。 孔子出生的时候,母亲在房中听到空中有神仙说“天感生圣子,故降以和乐之音。”接着典雅的音乐声飘飘而至。这就是老百姓流传的“麒麟送子”。 孔子三岁的时候失去了父亲。这时跟着母亲过着不算富裕的生活。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学习。满十五岁后,为了帮助家用,从事过儒的工作,在当时儒是在贵族遇到有婚丧祭祀等需要礼仪的场合,雇来配合奏乐念祷的人。后孔子的母亲反对,认为这是低贱的职业,使得孔子再度重拾书本。母亲过世之后,年轻的孔子求职受挫,更加坚定了求学之志。大家请看:孔子所界定的这些年龄成了中国人人生之路的重要分界,而那些年龄之后的评语也成为中国人评价自己的标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十五岁的时候,确定了自己一生的奋斗方向,有了生活的目标。十五岁的人,自我意识开始全面觉醒,他开始注意周围的世界并探求人生意义。
      三十而立。孔子经过了十余年苦读后,学有所成,名声渐渐响亮,并且开办了私学,开始以有教无类的精神来教育贵族、平民甚至奴隶的子弟。三十五岁时,鲁国内乱,鲁昭公被三桓打败,逃到了齐国。孔子也去齐国,任高昭子家臣,一心希望能得到齐景公的赏识,但是被晏婴所阻。“三十而立”,不少人认为"立"就是立业,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其实不然,“立”是“立于礼”,就是说,他在三十岁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都自觉地合乎“礼”的要求,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换句话说,三十岁的人应该能够熟练地按照道德的要求做事。
      四十而不惑。孔子在齐国居住了三年之后,失望地返回鲁国重拾教鞭,以做学问和教学弥补政治上的失意,并且在其中领悟了更多的事理。 四十而不惑。为什么四十岁的人就没有困惑了呢?因为他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已经了然于心,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情他都可以用自己的观念独立地进行解释,这个世界再也不会给他带来什么困惑了,尽管他的解释并非尽善尽美,但至少能够说服自己。
      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时鲁国发生了阳货之乱,孔子五十一岁时重获起用为官,任命为中都宰。孔子以三个月的时间肃清小偷、赌博、游民。因政绩卓越,晋升为大司寇(最高司法官),之后孔子又在夹谷齐鲁会上取得外交胜利。就在这时,齐国看到孔子的政绩,害怕鲁国强大后兼并自己,于是就想了一条妙计,赠送了八十名美女给季桓子,季桓子接受后导致三日不去听政,孔子的政治抱负眼看难以施行,于是孔子只好离开鲁国与学生一起周游列国去了,在这期间经历了十四年艰辛,颠沛流离!这时已经55岁了。他们先后到了卫、陈、蔡等诸候国,风尘仆仆地拜会了数以百计的朝野知名人士,受到许多讽刺、打击和谋害,历经艰辛,到处碰壁,壮志终未得展。“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这两句诗可以说是对孔子这一时期经历的概括。
      五十而知天命。如果说一个人在四十岁还可能有一点雄心勃勃的打算,那么五十岁的人,内心开始平静下来。也就是五十岁能够堪破人生,当我们无能为力时,要顺其自然。 
      六十而耳顺。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总爱听那些赞美自己的话,不喜欢相反意见。而六十岁的人,耳朵已经不再拒绝任何意见,甚至是那些自己非常厌恶的话,他也能够坦然面对。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岁的人,对这个世界的是是非非、纷纷扰扰熟谙于心,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自由自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可以不受任何规则的约束,而是那些规则已经内化为他人格中一部分。孔子归鲁国后,穷其一生于进德修业,但也一直到七十岁才能做到从心所欲不?矩的境界,可叹当时他不但时日无多,且垂垂老矣。在这之后,孔子便把精力放在整理经典及教育上。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夏历二月十一日,孔子终于走完了七十三年的坎坷道路,溘然长逝,葬在了鲁城的北泅上。在这里,我们这样评价:孔子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饱经忧患的一生,也是自强不息、艰苦卓绝、激励奋发、著书立说、力图拯时救世的一生。孔子的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逐渐占据了中华文明的正统地位,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心态。 在明伦堂,我们还可以看到御制宝训乃康熙皇帝的御文。大家请看这句“从来学者先立品行次及文学学术”,说明从古至今做人与做事都要以德为首。明伦堂两侧是贤候祠和忠孝祠。分别是供奉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贤候良将的祠堂。

平遥古城文庙尊经阁


      进入超山书院前,各位可看到一鳌头石,在这儿大家可摄影以求吉祥。 在超山书院以原件和实物为主的形式分为9个展室,为大家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这是平遥文庙的又一“中国之最”。抬头看门匾“敬业乐群”四个字。敬,是儒家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要勤奋、刻苦,为事业尽心尽力。他说过“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敬是指一种思想专一、不焕散的精神状态。敬业是中国人民的传?美德。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科举中式,是我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来学子们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因为一旦科考成功,就可以进入官场,从此飞黄腾达,高官厚禄、光宗耀祖。但要中式是极不容易的,要经过大小十几场考试,经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奋斗战胜一批批的对手,真正的过五关斩六将后才能脱颖而出。可想而知,考取状元是需要“头悬梁,锥刺骨”、“三更灯火、五更鸣”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科举,它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及国家管理的需要而设立的一种取仕制度。我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有其特定的取仕方式。尧、舜、禹时代的帝王禅让制;西汉时的世袭制,以战功来封官:比如萧何月下追韩信以及春秋战国至汉时的儒、道、法、墨等各家相继参政,皆不失为国家用良之策。
然而,在汉武帝之前,这些方式都未形成定制。到了隋朝时期,认识到九品中正制已经严重阻碍了国家选拔贤能之仕的途径。于是废除了这一陋制,首开了科举先河。可以看出,科举制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而后兴盛于明清,经历了1300年之久的历史。对东南亚、日本、朝鲜等国家影响之大,被西方的学者称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那么,科举究竟有多大的魔力,纵使西方人称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呢?接下来,我给大家逐一介绍。请看“中国科举博物馆第一展室”。
      一般来讲,科举考试分为文举和武举。考试的程序是由三级考试乡试、会试 和殿试进行。
      在这展室我们介绍乡试。乡试是科举考试第一级。每三年举行一次,一共考三场.时间是八月初九、十二、十五。 乡试的考生是由童生经过县、府、院三级考试及格后成为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的。所以,中国科举考试程序,具体些说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的六级跳远。科举对于应试者也是有限制的。要查明其身世、家庭等。父母居丧时也是不能参加考试的。如果是从事被人们所不齿的行业,或者是出身于囚犯、罪人等,就更不允许参加考试了,但有一点就是不受年龄的限制。
      当时为了防止考生作弊,还采取了弥封、锁院、誉录措施。各位请看,此件为乡试墨卷,下为乡试朱卷。这个“墨”字和“朱”字,绝不仅是黑、红颜色的区别,而是一种科举考试中严密的防弊措施。请看:墨卷是考生亲笔的答卷,为防止走后门,认出笔迹,专门有誉录官和吏员用红笔誉录,呈考官阅卷。阅出好卷,再拿出封存的墨卷核对,无误即能中式。
      这里有两份珍贵的乡试、会试两级考试的草稿,还有一份长达3米多的墨卷正稿,墨卷也就是考生的草稿。草稿笔力老道,文墨流畅,文彩闪烁,既反映了文人仕子十年寒窗苦读的收获、成效,也可以看出中国科举考场的严格激烈。这些都是古代原件,在全国实属罕见。请各位观赏。
    凡是在乡试中考中的通称是举人,俗称是孝廉、登贤书。放榜之日在秋季的八月,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所以称作是桂榜。第一名者称为是解元。电影《三笑》中唐伯虎因为在乡试中考中第一名,所以有人称其为“唐解元”。
      这里展出的会试朱卷、会试考试题目、明清及以前的珍贵缮本书籍,有康熙字典全套,还有《孟子》、《论语》、《尚书》、乡试闱墨等,还有明万历、清雍正年代的胆瓶、人斗、罐、圆扇及状元塑像等。都是古代珍品,对我们研究科举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请仔细阅览。考中举人之后就进而参加第二年的“会试”。
      会试都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也是三年举行一次,由朝廷命礼部举办。会试同乡试一样,只是时间是在次年的春天,也称“春闱”。这时正值初春,经常就遇到风雪天。“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饰”是对科考场景最生动的描述。考生提前一日入场,第三天交卷放出,考生在当晚就吃住在号房内,号房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当时的贡院是按照百家姓来编排的一排排低矮的号舍考棚,前面墙仅仅有6尺高,宽3尺,进深4尺,墙上钉两块木板,白天一上一下分开,当凳当桌,晚上合并起来便是睡铺。这种“标准化”带给士子们的却只有一个字:苦。
      嘉庆年间浙江士子缪艮所写的《乡闱诗》就道出了这种苦:“闱房磨人不自由,英雄何向彀中求。一名科举三分幸,九日场期万种愁。负凳提篮浑似丐,过堂唱号真如囚。袜穿帽破全身旧,襟解怀开遍体搜。未遇难题先忐忑,频呼掌管敢迟留?”也就是考生入场,要唱名给签,依次进入;进大门、二门必须开襟解袜,经过两次搜身检查;所有带的考具,帽袜用单毡,鞋用薄底,笔管是空心,蜡台单盘空柱,糕点食物要切开,盛物的考篮要能拆开,以便查看。如有违禁,轻则出场,重则枷号示惩。
      这两位考生现在正在这既矮又窄的号舍内点着蜡烛,搜肠刮肚,苦思冥想,作八股文章。
      考试的内容主要是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主。让考生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作题目,然后叫考生以作文的形式阐述其中的义理。但是考生的作文只能根据指定的注释发挥,并且必须把文章写成八股文。所谓的股,就是对偶的意思。大概意思,文章的主要部分为八段,用八个排比句对偶组成,这才叫八股文。这种教条主义的思维模式,限制了文章的自由发挥,限制了学子的思维空间。特别的古板严刻,僵化繁琐,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智慧。

平遥古城文庙超山书院


       会试的放榜,可谓“杏榜题名”。会试于三月初九开始考试,于四月十五日放榜。捧印拜榜,张挂在礼部大门,这时正值阳春四月,杏花绽开的季节,故称“杏榜”。考中者称为贡士,杏榜的头名称“会元”。
      会试对考官的选派非常严格。礼部先拟考官的候选名单,呈送皇帝御批。三月初六,被荐官员在午门等候圣旨,而且在这时行李已经准备好,一旦宣旨被选,便不得再回家辞行,立即赴任,直奔考场贡院。而且要与外界隔绝,悬挂“回避”二字于门外,加封上锁,也称“锁院”。
      在贡院内,朝廷对考官也有严格的条规,不得擅越。以龙门为界,挂帘,由监视官封锁。任何人不得擅过此帘。所以有内帘官、外帘官之称。内外帘官携带的行李、物品和每天供给的饮食、物品,都要认真地检查。内帘外帘,不得走动,贡院封门,与外隔绝,如有违犯,要照例治罪。 各位还可看到当时在平遥文庙日新斋读书的学子手抄的条规,纪律森严由此可见一斑。
   “一坐立宜端正不可斜倚;
     一书硕宜整净不可乱放;
     一有事宜面禀不许私去;
     一方语宜低声不得喧哗;
     一饭后早上学不许玩耍。
      以上条例各宜遵守,如有违者定责不恕 。”
      这份文稿的主人是我县段村镇张法伟捐献其曾祖父辈张秉铣、张秉鉴及张秉銮三兄弟。兄弟三人学成后,没有去参加科考,而是经营了票号,其中张秉铣后来做了蔚泰厚票号驻汉口分号的经理。
      这个展室展出的光绪二十一年已未科会试题目三场:第一场四书、第二场五经、第三场策题五道,都是古代原件,对我们研究科举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还有考篮、考灯,这些原件、条规,充分的说明了科举的诱惑也就是功名的诱惑。其诱惑力之大,而又因为没有年龄限制,纵然使103岁的广东老翁陆云从千里迢迢赴京应试,感动得道光皇帝发了慈悲之心,赏给他一个“国子监可业”的虚衔。
      为了这“状元”二字以及这背后所潜藏的种种好处,十年寒窗,那三天号房,又算得了什么!
      本展室展出的这份“劝善要言”是清代初年顺治十二年正月所书,笔力遵劲,墨色匀润,文笔流畅,是难得的一份珍品。
        现在看到的建筑是“敬一亭”。敬一,“一乃万物之本,九九归一,无敌之道,一是最大”。 方圆九州大千世界以争首夺一为追求;事业以一帆风顺为期盼;处世以一诺千金为理念;创新以独一无二为建树。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各位可以在敬一亭前祭天许愿,并在签名榜上留下您的大名,相信您的诚心会感动上天,赐福于您。
         出来后,我们看到碑文。日升昌票号在创始时,财东李大全,掌柜雷履泰。当时李氏所开设的票号曾独立风骚,称雄一时。李氏为了光宗耀祖和提高家族的门庭地位,花了许多银两竭力攀官结贵,通过捐输,获取虚衔。我们请看光绪八年碑载,诰封二品夫人王夫人捐助膏银三千两。王夫人是李大全嫡孙李五钰之母。通过捐款获得了从超山书院生员中选拔经商人才的优先权,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呢?
考取贡士的人,同时要参加当年举行的殿试,殿试是国家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的考试,非常严格。刚开始是在北京天安门举行,后来由皇帝在保和殿亲自主考,又叫廷试。会试录取的贡士,一般在殿试中都不会落榜,只是重新排列名次而已。殿试的时间在会试的当年举行。 会试四月十五日放榜后,接着便在四月二十一日,中式的贡士,云集保和殿参加考试。 殿试只考一场,考策问一道。策问大多是考问当时政治、经济和治国安邦、巩固政权的问题。
        殿试日出开始,日落收卷。也就是一天时间。交卷后,读卷官们当即会集在文华殿评卷。食、宿都在殿内,昼夜都不得外出。而且在评卷过程中,殿内有王公大臣和监察部门监视,门外有护军把守,这样以表示科举的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则优录取的原则。评卷经过反复审阅后,拟定出前十名,然后呈送给皇帝御定名次。皇帝这时打开卷头封头,知道考生是谁,再钦定名次。评卷工作这时就基本完成了。中进士便称“金榜题名”。按照成绩将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是科举考试的最高荣誉。高中状元,是所有士人、学子梦寐以求的事,而解元、会元、状元也就是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一就更令人望尘莫及的事了。整个明朝,唯有、许观商辂两人而已。第二名称“榜眼”,榜眼就是指榜头之下的两只眼睛。放榜之时,要在进士中选年龄最小的一位,到琼林苑折花吟诗迎状元,称作”探花“,所以便将殿试的第三名称作探花。状元、榜眼、探花都是誉称,而不是官职。
        这里展出的是四块御赐的路牌,红漆金字,保存完好。 放榜后,一甲三人插花披红。授官后,骑马游街,鸣锣开道,由鼓乐队拥簇着出正阳门。路人纷纷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人生四大幸事之一――金榜题名时,也从此实现。
        古往今来,都是学而优则仕,授官也按甲第而分,一甲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级别是从六品;榜眼,探花授官翰林院编修,级别正七品;二甲进士授从七品,三甲进士授正八品。正所谓一旦中了进士,不论以前如何低微、贫贱,一夜之间就青云直上,身价百倍,马上就有了六七品官员的身份。所以自古流传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第二天,礼部设宴款待新进士们,称为恩荣宴或鹿鸣宴。到太和殿向皇上谢恩。最后,状元率领诸多进士到文庙行三拜九叩大礼拜祭孔子。 在这时候,有被达官贵人看中招为乘龙快婿的,更有被皇上看中招为附马的,这时的状元可尽享“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人生欢娱时刻。同时也可以尽情的领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个中滋味。在这里,给诸位介绍一点科举小常识。
        现在几乎每年高考后都有类似这样的报道,个别考生因高考失误或高考落榜 、名落孙山”。其实,“名落孙山”有个典故,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宋代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幽默,很善於说笑话,所以人称“滑稽才子”。 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去京城参加举人的考试。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他那位同乡的儿子,却没能考上。 不久,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自己的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他的意思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还有古代吏员茶具,仔细看上面有农民种田图,也就“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的一个实例。那话又说回来了,虽然榜上无名,但是脚下有路。条条大道通罗马,只要不断勇敢地去学习、去工作、去创造,高瞻远瞩,把握机遇,调整步伐,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科举中举之后,仕子们官服乌纱、花翎顶带,朝珠笏板,煞是威风。官员们的等级,不仅在宅第、轿车上有区别,而且在官服上也有着严格的规定。自明朝以来,始终了区别官品等级的檀识――补服。补服又称“背胸”,有圆形、方形两种。绣在胸前,约30厘米左右,文官绣鸟,武官绣兽。官吏的制服,是他们尊贵的社会地位的外部标志,补子作为权力尊严、官阶等级的标记应当是十分庄重严肃的,具有法规法统的权威。
      这是清代状元、三代帝师翁同和的手书扇面。这位大儒,不仅学识渊博,而且笔力也老道劲挺。请各位观赏清代的实物珍品:朝考卷,殿试策。格式讲究,升龙起舞,文词秀美,实属罕见。在我国封建社会,科举是改变个人命运的唯一手段。这种制度沿用了一千三百年,为广大寒门出身的读书人提供了进身机会。从历史上看它是比以前更加合理、进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有摧残人才的一面,成千上万的读书人为登仕途从秀才、举人到进士,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从童稚少年考到苍鬓白头,甚至终生不弟,落魄一生。因为科举考试内容到了明代以八股为主。它逐步成为僵化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候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因此,中国历史上一桩桩科举丑案接连发生,吴敬梓写出了《儒林外史》这部讽刺科考的不朽名著.
      现在请各位看第四展室:
      本展室分两部分介绍,第一部分是科举场上的三大科举案;第二部分是介绍部分殿试中式之后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显名之士。随着科举制的发展,虽有大批“闻鸡起舞”的奋进之士,也有少数循情作弊的手段也日臻巧妙。即使朝廷打击严厉,但屡禁不止。这就必然出现了一些轰动全国的科场舞弊大案,成为中国科举史上注目的事件。其中,打击最严厉的三大科场案有顺治丁酉科场案、康熙辛卯科场案和咸丰戌午科场案。这些案件中,有考官受贿在数千份考卷中查卷录取的受贿丑闻,有考生秀才不满“走后门”,把“贡院”门上贴盖“卖完”二字的激愤,有把财神像抬入儒学明伦堂讽刺“钱能通神”“辱汲斯文”的呐喊,也有朝廷重刑处决、流放、革职、抄家的严厉打击。最严重的是咸丰八年戊午科场案,这次先后惩处91人,斩决5人,流放10人,革职7人,停会试举人13名。我们用连环画浓笔重彩地描绘了案件的全过程。
      尤其让大家眼界大开的是这几本科场做弊的微型小书,是参加考试的士子们用来偷看抄袭的工具书,五公分厚的书,意能容纳十五万字,最典型的是一粒米放上去能盖住六个字。
      本展室第二部分,我们说科举制不仅打破了豪门望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使不少寒门仕子踏上了仕途,而且也使这些显名之士有了展示的机会。他们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仅宋代就有进士出身的名臣名相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文天祥等出将入相的风云人物,在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做出了治国安邦的杰出贡献。
      当然,科举入仕的显名之士在历史上留下了宝贵的一页,科举不第的才华之士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行行出状元”的道理。一些有志文人,在科举屡试不中,但谊情未减,愤发图强、做出了令人瞻目壮举,体现了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由于传承我国封建社会千百年来的科举制,只重四书五经等人文科学,而忽视了自然科学。因此,随着西方新学的侵入,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的学制及科举制就显得愚昧、落后,逐渐失去了市场。光绪三十年(1905年)在宣布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后,无力的垂下了帷幕。在这之后儒学也名存实亡了。而新学以其适用面广、实用性强而渐渐的抢占了文化市场,一天天兴盛起来。科举仕进在学子心中成了一道唤之不回、渐渐远去的风景线。然而,科举取仕法也有其一定的可取之处,今天被称为现代之科举的高校招生考试,也就是高考。在科举考试中所采用过的常规手段,有些如弥封、定额、监视等仍然留在当今的考试中。西方的文官选官制度和我国现代公务员的考试更是直接来自科举。
      接下来,我们参观第五展室。
      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拔人才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科举制度称为是“中国第五大发明”。在中国历史上七百余名状元中,称得上书画家为数不少,现展出部分状元及进士墨宝的珍品原件,供大家观赏。
      下面请各位观赏第六展室。尊经阁三楼,供有主管文运的魁星神像,展示了全国唯一仅存的状元卷。尊经阁是古代学宫文庙藏经存书的幽静圣地。尊经阁原名藏经阁,是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更改为现名。他祖籍平遥,回乡访亲拜文庙时手书尊经阁三字。我们在这里陈列着大量古籍缮本经书。尊经阁二层供奉着是魁星神,掌管着文事考运。据说,魁星是二十八星宿的第一颗星,古代士子在中了状元,被称为“独占鳌头”或者是“一举夺魁”。
      这张价值连城的状元卷,是明代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对策。赵秉忠(1573~1626)字季卿,明青州府益都县(今青州县)郑母村人,出身官宦之家。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赵秉忠25岁时高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后因为秉性刚直,被削职还乡,53岁含恨而死。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科举史上保存下来唯一的一份状元卷,并且是赵秉忠的殿试对策真迹。1598年万历皇帝出的殿试题目是《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赵秉忠在一天时间内(从清晨到傍晚)以惊人的才华答写了这份举世闻名的状元卷。他以犀利的文笔和独到的见解论述了帝王与百姓、政策与法治、法制与德制的关系。其文笔流畅,观点鲜明,一气呵成,是一部难得的治国安邦的好文章,至今仍有可取之处。状元卷2460个字,写得极其端正漂亮,既是策文又是书法作品,笔力老道,内刚外柔,用墨厚重,充满扬刚之气,令人爱不释手。
       状元卷是宣纸,长3.3米,宽38厘米。全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约长70厘米,考卷开头填写考生们的姓名、籍贯、年龄、学历以及曾、祖、父三代,并且三代必须清白。中间部分2米多长是正卷,为馆阁体小楷书写,朱笔断读,句末画有红圈,是典型的八股文。正文之前有万历皇帝的顶天朱批六个大字:“第一甲第一名”。最后面的一部分约长55厘米,列有九位读卷官的职务、姓名。九位读卷官中有三位是吏部、户部、刑部尚书,均从六部九卿中选派出来,身份之高,学问之深。 状元卷,于1983年由赵秉忠第3代孙赵焕彬老人(时年65岁)捐献,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国宝。状元卷是青州赵氏家族的传家宝,代代相传,视卷如命。解放前,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赵焕彬曾把传家宝缝在棉袄里,穿在身上,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十年”文革动乱中,又将状元卷装在枕头里密藏,这样历时四百余年的状元卷才被完整地保存下来。
        请诸位游览观看第七展室,这里是清同治年间超山书院山长徐继畲老夫子休息办公的地方。徐老夫子曾任广西、福建巡抚,在鸦片战争后因政见不同被罢官,在这里渡过了十年的教学生涯,为平遥科举入仕和晋商发展培养教育了不少人才,他在离开平遥的时候,乡亲们夹道相送,队列长达十几里,可见徐老夫子的德高望重和渊博学识。
         中国科举博物馆第八展室,主要介绍展示科举与古代教育。
        这幅工笔重彩画像便是任超山书院山长十年之久的徐继。 徐继,字健男,号松龛,五台山人。清朝道光六年,徐继?朝考取得第一名,曾任广西、福建巡抚,任期间廉洁自持,笔耕自给,人服其清。老夫子学识渊博,其中尤以地理专著《瀛环志略》驰名中外,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拓荒者”,“中国近代新思潮的代表者之一”。但是,徐继?也曾三次被陷害,入京受审,幸而两次获免;第三次于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被皇帝诏令免官,回归故里,时年57岁。在超山书院任山长十年之后,又被朝廷起用,担任总经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和同文馆大臣等职,直至年迈返乡。这里介绍一下平遥县塾学的特点。明清两代,平遥县的塾学有私塾、义学和县学。由于有商家支持,超山书院历届十二任讲席(主讲)均为进士出身,大大提高了书院品级。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平遥人并不象其它地区的人对科举那么的醉心,而是致力于商道研究。因此,塾学开设的科目除了四书五经外,更重视珠算和书法等。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学成从商。这是平遥乃至山西与全国的一大特别之处。因此,明清两代山西无状元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元明清三代平遥考中进士的不过十四人,考中举人也不过六十人而已。而在经商方面,则出现了商界巨子,金融界鼻祖――雷履泰。出现名扬世界的二十二家票号,创造了中国商界历史上最耀眼的辉煌。而今,“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当代的我们只能排徊在古代学宫、文庙、票号博物馆,及大街小巷各个角落去寻觅他们的足迹了。
        平遥商业称雄天下,全靠一批开疆拓土的有识之士的纵横驰骋,而这些有胆有识的商界俊杰,既铸就了平遥古城的辉煌,也映衬了平遥明清教育的发达,无怪乎直到今天,位于魁星楼下、文庙怀中的平遥中学,仍然以十几年间产生高考状元七名、高考达线率全省十连冠的成果而誉满三晋大地。
        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一方面“以文教佐天下”,另一方面“以武功戡祸乱”也就是保护国家安定、巩固国家政权。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一文一武,相得益彰。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武举展。  
武举是中国古代施行的诸多科举方式中一项。就是与文相对,关于军事和技击的内容。允许学习武艺的人参加由兵部主持的考试。
        唐代武则天首开了先河――武举。武举的考试科目分外场与内场。外场考:马射、步箭、马射、负重、弓必开满,刀必舞花,石必离地一尺;内场考《孙子》、《司马法》、《武经》论一篇。武举考试在唐代时候每年都举行。到了宋代时候就和文举一样,也是分三级进行。乡试、会试和殿试。  这样看来武举和文举有所不同的是既要考武艺,又要考策论,这样从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尚文抑武的倾向。目的是能求得文韬武略、德才兼备将才。  
        武举选拔的公平有利于人才显露尖角,只要参与竞争,人人机会均等,再不会被埋没下去。这可以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发挥更大的个人创造力。
        但要想通过科举考试夺得武状元是非常难的。要经过层层筛选,在殿试中,经皇帝亲自认定之后才算是中了状元。真可谓是万里挑一。据统计,平均每不到5年,中国才出一位状元。在1300年科举考试中,文状元产生了700多名,武状元产生了77名。武状元人数与文状元人数相比,就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总而言之,武举考试制度是将习武、读书、应试、做官联系成一体,使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科举人选更加标准化、规范化。这里陈列着“万古精忠”的牌匾,俗话说:“学得文武艺,报予帝王家。”还有古兵器,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古皮夹、状元及第的铜锁、铜镜、铭花钱。还有清代的各种异形铜锁、如鱼形、狗形、猴形,作工十分精细。
       文庙的东学宫,现在是国际摄影博物馆。还有崇圣祠和节孝祠,分别是供奉孔子上五代家人及节孝烈女的祠堂。摄影博物馆展出有中国摄影家蒋齐生、沙飞、吴印咸和美国摄影艺术家亚当斯塑像。该馆收藏了大批摄影作品和老照片。这是全国目前唯一的专业性摄影博物馆,是平遥文庙的第六最。
蒋齐生、沙飞和吴印咸都是中国老一辈革命新闻摄影家,他们一生中战斗在战争的最前线,拍摄了毛主席、朱德、鲁迅、白求恩、将军与孤女、大量革命文献照片,创造了不胜枚举的许多个第一。其中沙飞拍摄的永恒的瞬间,是鲁迅生前的最后留影,记录了鲁迅对中国未来新兴木刻界的扶助、关怀和友谊。还有吴印咸在20世纪三十年代,拍摄的《早市》、《难兄难弟》、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及党的七大等珍贵的文献照片。刚刚去世的陕西摄影家候登科,他的画册《麦客》等。都详细、真实的为我们留下了熟悉的历史瞬间的经典。
        希望通过这次参观,我们都能来支持摄影艺术。因为它可以成为一种须叟不可分离的有趣的生活方式。并且能够延伸和丰富生命的意义,它担负着改造社会的使命,成为干预社会、解剖社会的利器,从而来促进社会的进步。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更应该关注摄影本体、影像的形式、造型、构成等,通过摄影来释放生命的力量。
         文庙西学是山西省平遥展览馆,展出书画界名人的书画精品、民间传统手工剪纸等。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平遥的淳厚民情风俗,从而宣传平遥,宣传文庙!

用户点评
用户:耿逸   2017-11-30
点评文章:
您的问题?请在这里提交您的问题
* 标题:
姓名:
* 评价:
点评内容:
 
平遥古城乐游网
电话:0354--5690416 5690035
手机/微信:13403650111 13834832552
QQ:800016526 夜间QQ:834057368
Copyright© 2015 山西平遥古城曙光国际旅行社